2025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暨展會
時間:2025-03-24 08:30 至 2025-03-26 18:00
地點:北京

- 免費報名
- 會議通知
- 會議日程
- 會議嘉賓
- 參會指南
![]() |
2025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暨展會
會議時間:2025-03-24 08:30至 2025-03-26 18:00結束 會議地點: 北京 詳細地址會前通知 會議規模:500人 主辦單位: 西安華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免費報名需要主辦人審核,審核通過后將在會前發送【短信】或【郵件】通知。
會議通知
會議內容 主辦方介紹

2025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暨展會宣傳圖
為推動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韌性轉型,“2025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將于2025年3月24日-2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推動全球能源行業多樣化、有韌性和可持續的技術發展”為主題,開展高端訪談、專題報告等系列活動。屆時,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將與本次會議同時同地舉行。
會議現面向國內外石油石化行業的學者、專家征集論文及專題報告,同時歡迎有關單位合作專題分會并參與技術交流。會議將持續采用現場參會并結合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本次會議。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推動全球能源行業多樣化、有韌性和可持續的技術發展
二、會議組織機構
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石油學會、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
三、會議征文范圍
(一)油氣藏地質工程技術
??地質儲集體表征與描述:地質儲集體及構型描述,儲層物性特征描述,地層流體分布特征及地質模型建立方法,復雜構造與儲層地質模型,深層儲層孔隙演化與評價預測新方法,裂縫性儲層發育機制與評價方法。
??地球物理儲層建模與解釋:油氣藏地震監測與建模,重力及電磁法監測資料解釋及其應用技術,復雜介質地震波場傳播機理及儲層識別方法,各向異性全波形速度建模和深度域地震成像技術方法,非線性高分辨率地震反演與儲層智能預測技術,潛山裂縫性油氣藏儲層地震響應機理及精確成像方法,高精度速度建模與成像方法。
??石油物理與測井技術:巖心物理與孔隙網絡建模技術,儲層參數轉換及滲流特征研究,測井新技術,復雜儲層及流體測井定量評價技術,復雜結構井測井各向異性分析與處理解釋新技術,滲透率測井新方法及探測器。
(二)油氣藏工程技術
??油氣井生產監測:壓裂壓力和溫度分析技術,井下分布式實時分析優化技術。油氣井液面監測技術,注入剖面測井及資料解釋技術,工程測井與套損監測技術。
??油氣藏建模與動態模擬:油氣藏建模與描述新技術,各種油氣藏數值模擬新技術。
??海相深層油氣富集機理與開發技術:深層海相盆地充填過程和構造改造對油氣富集與貧化控制機理,深層海相碳酸鹽巖和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開發方法,陸相湖盆細粒沉積與烴源巖發育機制,頁巖儲層定量表征與油氣賦存機制,深層頁巖氣甜點識別與壓裂監測方法。
??一體化的油氣藏開發與管理:現代油氣藏開發方案優化設計與管理,礦產資源管理,油氣藏差異化管理。
??項目管理與設施優化:部署設計管理,單項工程設計管理,探井井位管理,合同與投資管理,項目實施管理,設施優化管理。
??油氣藏的經濟評價及資產優化:油氣藏儲量組合優化評價方法,目標區塊勘探油氣資源評價方法,油氣藏的經濟與投資的組合優選。
??頁巖油氣、稠油、煤層氣開發:頁巖氣藏壓裂技術,頁巖油氣地質特征、滲流特征與產能預測,稠油、油砂礦測井解釋及評價,頁巖油氣體積壓裂,有效改造體積與可改造性評價,頁巖氣及致密油有效開發及高效儲層改造方法,煤層氣排采技術與工藝,致密油氣藏提高采收率技術。
(三)鉆完井工藝技術
??鉆井工程技術:井位設計,石油天然氣鉆井,定向鉆井,水平井、多分支井鉆井,欠平衡鉆井,大斜度井鉆井,鉆井液,鉆井工具,鉆井自動化,新一代定向井裝備基礎理論與方法,鉆井優化數據分析,固井技術,案例研究等先進技術。
??完井工程技術: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和襯管篩管完井,完井管柱、分層注水管柱、防腐油套管、管柱力學分析、完井管柱安全系統,射孔工藝技術,多級脈沖射孔壓裂復合技術,水力深穿透水平孔技術,水平井礫石充填完井,防砂完井技術,屏蔽式暫堵技術,完井液與射孔液技術等先進技術。
(四)采油氣工藝技術
??壓裂酸化作業技術:水力壓裂技術,爆燃壓裂技術,酸壓技術,壓裂支撐材料,壓裂液技術,壓裂酸化設備技術。
??流體注入設備及井口裝置:分層注水設備及作業技術,調驅、調剖、堵水設備及作業技術,氣井增壓設備技術,生產井口裝置、注水和熱采井口裝置,稠油熱采注入設備等先進技術。
??人工舉升系統:有桿泵舉升技術,螺桿泵舉升技術,電潛泵舉升技術,氣舉舉升技術,三次采油油井舉升技術,高溫流體油井舉升技術,氣井積液預測,人工舉升優化技術,排水采氣工藝或者煤層氣井排水采氣工藝,如:優選管柱、氣舉、間歇氣舉與柱塞舉升、電潛泵舉升,螺桿泵舉升,水力舉升,氣井泡沫排水采氣。
??流體注入提高采收率新技術:深部液流轉向調控新技術,致密油氣藏提高采收率技術。
??井筒完整性管理與流動保障技術:儲層保護技術,井完整性,套管修復技術,防垢防蠟技術,天然氣水合物,蠟和瀝青質,設備保溫技術,清管技術,防砂和腐蝕控制,高溫高壓深層鉆完井控制方法,地層與大型壓裂作用下井筒結構體損傷/破壞規律及完整性構建方法,高溫高應力井筒失穩和地層破巖,起裂擴展機理,高溫高應力地層孔隙壓力預測,井筒失穩(破壞)和復雜縫智能控制方法等先進技術。
??油氣田生產作業管理:基于節點管控的井下作業生產調度管理方法,井下作業安全管理辦法,油氣生產預警方法,勘探開發設備管理方法,油田作業車輛監管方法等管理方法。
(五)油氣儲運與流動保障技術
??油氣水分離技術:三相分離器設備,重力分離,離心分離,電脫分離,乳化水的粗?;舭l,氣浮分離技術等先進技術。
??多相流計量技術:多相流測量,油氣在線計量技術,質量流量計,油氣儲運銷售計量系統,在線天然氣硫化氫+二氧化碳色譜分析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管線中流體監測,流體粘度測量和組分分析等先進技術。
??油氣儲運技術:原油與天然氣儲運技術,成品油儲運技術,煤層氣集輸工藝及管道技術,天然氣壓縮機狀態監測技術,變頻輸油控制技術,天然氣液化及儲運技術,LNG、CNG、地下儲氣庫及配套設施完整性管理等先進技術。
??管線檢測與監測技術:油、氣、水管線流動保障技術,管道泄漏檢測定位系統及報警定位裝置,超聲波檢測技術,管線腐蝕監測與防護技術,油氣集輸設備數字化感知系統及在線監測技術,城市地下管線泄漏點精確定位等先進技術。
??管線管理技術:管線系統的完整性管理,油氣田集輸管網完整性管理新技術,地下管道和管線標識、跟蹤和探測技術,油氣管網仿真技術,清管技術,原油管線清管周期預測,管道非開挖技術,原油管道巡護,管道風險評價,油氣管道失效分析與控制,管道安全預警,管線測繪技術等先進技術。
(六)海洋鉆采工程與集輸系統
??海洋鉆井與完井:深水石油鉆井,深水位隨鉆測井, 海洋智能鉆柱,新型海水鉆井液體系等先進技術。
??海上采油氣工程:海上生產設備與作業,隔水管系統,深水多立管系統之間相互作用耦合分析技術,水下生產和加工系統,頂面生產加工系統和水下防腐技術等。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術:針對海上油田平臺井距大、空間小的注水工藝技術,化學驅均衡驅替提高采收率方法,可地層原位增粘的功能性驅油體系。
??海上油氣集輸:海底管線設計研究,海上管線、海上流動保障,海上可移動工程設施設計技術,深水蠟晶與水合物多相混輸管道固相沉積與安全輸運機制,海洋碼頭與運輸,海上LNG,漂浮系統和系泊系統。
??海上HSE:海上施工作業健康、安全、環保技術,海上作業與管理規范,海上救助與應急響應。
(七)煉油與化工生產技術
??煉油技術:催化裂解技術,加氫技術,節能高效新型連續重整技術,芳烴技術,輕烴加工技術,重油加工技術,基于烴族組成的煉油新工藝,原油直接制烯烴和高效低能耗的低碳烴和芳烴分離等煉油向化工轉型新技術,煉油過程中的分子管理工程,原油加工優化增效技術,油氣水分離工藝,負壓閃蒸原油穩定技術,重質油催化轉化技術,渣油轉化技術,油品清潔化技術,煉油廠優化節能,煉油廠全流程優化技術。
??天然氣處理及煤化工技術:井場天然氣回收,輕質油回收,天然氣制高附加值化學品技術,氫的制取、儲存及利用,天然氣凈化技術,煤層氣綜合開發與利用技術,液化天然氣技術,壓縮天然氣技術,新型低階煤熱解技術,煤炭加氫液化新技術,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富碳天然氣合成化學品技術等先進技術,加氫改質技術,費托合成技術,煤化工制氫技術,天然氣轉化制氫工藝,煉油石化廠工業副產氫氣的回收與凈化技術,NCMA法脫碳新技術。
??化工技術:石油化工中的化學工程,石油化工反應與分離工程,新一代高附加值合成材料及產品技術,石油化工催化和分離新材料,新型綠色催化技術研究,合成樹脂技術,環境友好型聚合物發泡技術,功能化離子液體在合成橡膠改性中的應用技術,綠色過氧化氫環己基苯固體酸催化酸解技術,合成氣生產及合成氣化學品生產技術,有機及精細化工技術,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產值率提高技術,高含氮天然氣液化工藝,新型煤化工,氮肥、甲醇及焦化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氣體分離與凈化工藝,硫磺回收技術的研究開發、設計、應用。
??煉油化工廠生產運行管理:清潔安全生產技術,煉油化工設備運行管理,加油氣站與油品(燃油、潤滑油、瀝青)供銷管理。
??煉化一體化技術:煉油芳烴一體化,煉油乙烯芳烴一體化,煉油發電蒸汽一體化,天然氣直接制烯烴/芳烴技術,催化裂化家族技術(MIP-CGP、DCC、CPP、FDFCC)等。
(八)機械、材料與腐蝕防護技術
??機械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仿生機械和生物制造,疲勞與斷裂力學,摩擦學,傳動與動力,地球物理勘探設備制造,鉆采設備制造,海洋石油設備制造,油氣集輸設備制造,煉油化工設備制造,人工智能和數字制造,機器人機構,產品設計和加工制造技術,制造系統運作管理,先進制造及故障診斷技術,石油石化機器學習應用技術等先進技術。
??材料技術:橡膠材料,智能材料,涂裝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稀土材料,納米材料,超導材料,能源材料,高溫材料,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瀝青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各種材料制備加工技術等。
??腐蝕防護技術:環境腐蝕機理與防護涂層研究,表面防護與控制技術,防腐涂層,腐蝕監測與檢測技術,陰極保護技術,電化學保護,微生物腐蝕機理,預測與防護技術,以及油氣田開采,油氣管道,管材及集輸,海洋石油設備,煉油化工等石油石化方面的特殊腐蝕機理研究與防護技術,除銹技術研究,保溫層下腐蝕(CUI)與防護技術。
(九)數字與智能技術
??智能與數字油氣田技術:物探、測井、錄井、試井等遠程數據自動化采集技術,智能化導向鉆井,智能完井,數字化人工舉升系統,電動智能壓裂裝備技術,遠程無線智能分層注水系統,井場設備運行狀態智能化監測和能效監測,智能油氣田及其虛擬現實技術,設備故障智能診斷技術,智能與數字化油田標準,油氣生產信息智能化應用。
??油氣集輸智能與數字化技術:油氣集輸過程的工業控制系統及信息安全分析技術,管線地理信息系統,GPS管道巡檢管理系統,能源管網的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汽油管道調合成套技術,原油混輸與調合成套技術,配方原油技術,原油遠洋運輸智能優化技術,長輸天然氣管道智能化技術,數字化變頻輸油控制系統,數字化計量技術,原油庫的智能檢測報警技術,LNG接收站數字與智能技術,智能管道施工技術與方法,智慧管網技術,管線檢測的機器人技術。
??工廠智能與數字煉化技術:煉油化工工廠智能化技術,成品油在線調和優化技術,化工過程模擬技術,化工過程自動診斷技術,基于機器視覺、光譜、質譜、核磁等非接觸式信息敏捷感知技術,復雜生產過程多尺度耦合智能建模與優化方法,煉油過程動態調度與先進過程控制和優化,智能化反應塔技術,多場多相數據的可視化技術,全流程虛擬生產系統,化工泄露智能檢測及無線傳輸系統,三維數字化工廠關鍵技術,工廠作業機器人設計與開發,基于知識和大數據的復雜人機物系統等先進技術。
??加油氣站及油氣銷售系統技術: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及工業互聯網的油氣銷售系統業務模型、加油氣站安全智能管理平臺,油庫智能化技術,加油氣站智能監測系統。
??數據驅動與知識驅動融合的人工智能技術: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與知識和算法驅動技術,知識表示與推理技術,數據和模型驅動的魯棒決策和安全可靠推理技術,知識數據雙驅動的決策推理及其在石油工業中的應用。
??數字孿生與元宇宙融合技術:構建智能與數字化油氣田,油氣管道、煉油化工及加油氣站的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機器學習、知識圖譜、區塊鏈、數字孿生、元宇宙等先進信息技術。
(十)環境監測與管理
??環境監測技術:氣體和水質污染物采樣,監測專用儀器設備技術,監測分析所用的標準物質,化學試劑及玻璃器皿技術,安全環境信息處理和傳輸技術,放射性、噪聲、振動、光、熱測定儀和連續自動監測系統,能源開發及其應用中的環保技術,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在環保中的應用,環保在線監測裝備等先進技術。
??環境治理技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油氣田廢水處理及回收再利用工藝技術,污水再生回用高性能非金屬膜分離技術,石油井場廢棄液無害化處理技術,石油工業廢氣減排和清潔生產技術,油氣排放控制與高效治理技術,含油污泥處理技術,海洋原油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油田和煤田化學和放射性有毒持久性污染物的轉化規律,多介質多界面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難降解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表面活性劑驅油技術,高含氟含磷廢水的除氟除磷技術,FCBR高效生化處理技術,煤化工過程反應生成水中低碳含氧有機物高效回收技術,煤與石油化工廢水的污染控制新技術,催化劑廠廢氣綜合治理,石化企業各類儲罐區排放廢氣處理技術,清潔安全生產等先進技術,石化化工行業VOCs治理技術,煙氣脫硫脫硝技術等。
??環境管理技術:油氣田勘探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管道建設與加油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環境安全應急監控與預警管理系統,安全與環保風險評估與技術規范。
??HSE管理體系:鉆井工程和井下作業的HSE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集輸聯合站HSE管理方法,工廠及實驗室的HSE管理方法,國際總承包項目HSE管理方法,天然氣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管理系統。
四、論文征文要求(含征集報告人)
1.?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9月15日
全文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9月30日
2.?本會議論文投稿格式要求:
大會擬征集學術性論文,要求中英文題目、字數235~450的中文和英文摘要,以及中英文關鍵詞3-5個。摘要高度概括全文學術、技術要點,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需包含四部分內容(1)研究目的和范圍(30-75字);(2)方法、步驟和過程(75-100字);(3)結果、認識和結論(100-200字);(4)創新點、技術貢獻和意義(30-75字)。
論文必須具有原創性,未在任何刊物和會議公開發表。論文題名應簡明、確切,不要太長、太籠統,英文標題要省去定冠詞和不定冠詞。摘要及全文要求通過會議網站注冊提交。附上作者中英文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單位名稱、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電子信箱等。
3.?會議全文提交要求嚴格按照論文模板編輯(論文模板從會議網站下載),否則會務組拒絕接收稿件。
4.?論文出版說明:
會議收錄的英文論文由IOP Science?正式出版的文章實現EI/SCI文獻庫檢索;會議收錄的中文論文優先推薦核心期刊發表,期刊未收錄的論文以論文集的形式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有限公司正式出版。
為了鼓勵廣大專家學者積極投稿并促進石油石化行業的技術發展,會議期間將舉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優秀論文將由審稿委員會組織同行專家評議選出。為鼓勵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學生投稿單獨評選。優秀論文經審核通過,其作者將被安排在會議期間作專題技術報告。
五、會議地點及時間
會議地點:中國·北京
會議時間:2025年3月24日-26日
查看更多
會議日程
會議嘉賓
參會指南
會議門票
票種名稱 | 價格 | 原價 | 票價說明 |
普通票 | ¥0 | ¥0 | 無 |
查看更多
溫馨提示
酒店與住宿:
為防止極端情況下活動延期或取消,建議“異地客戶”與活動家客服確認參會信息后,再安排出行與住宿。
退款規則:
活動各項資源需提前采購,購票后不支持退款,可以換人參加。
您可能還會關注
-
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科研資金全過程管理使用高級研修班(12月廣州)
2024-12-18 廣州
-
2024全國鍛造近凈成形技術培訓研討會
2024-11-23 上海
-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科研資金全過程管理使用高級研修班(11月成都)
2024-11-13 成都
-
科技項目申報與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經費使用管理、綜合績效評價專題培訓班(11月蘇州)
2024-11-20 蘇州
部分參會單位
郵件提醒通知